我市出台意见加快推进绿色建筑发展
2015-01-05 来源: 福州日报
	    从今年起,我市新立项的政府投资公益性项目、保障性住房、大型公共建筑及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区,将全面实施绿色建筑标准。日前,市建委制订的《关于加快推进福州市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并对外发布,自发布之日起实施。
按照要求,今后市区以招拍挂等方式新获得建设用地的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的商品住宅项目,全装修比例应达到60%以上;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应全面实行全装修。
新增“绿建”逾300万平方米
《意见》提出,今年起新立项的政府投资公益性项目、保障性住房、大型公共建筑及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区全面实施绿色建筑标准,积极引导、鼓励社会投资项目按绿色建筑标准建造,力争今年全市新增绿色建筑面积300万平方米以上,创建1~2个国家级绿色生态城区,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超过30%。
按照规定,1月1日起,市区范围内以招拍挂等方式新获得建设用地的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的商品住宅项目,全装修比例应达60%以上;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应全面实行全装修。
这些项目应执行“绿建”标准
《意见》明确,凡政府投资的公益性项目(机关、学校、医院、博物馆、图书馆、科技馆、体育馆等项目)、财政性投资的保障性住房、2万平方米以上大型公共建筑、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区、绿色生态城区新建居住与公共建筑项目等,应当按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规划、土地出让、立项、建设和管理;上述范围项目改扩建时,也应执行绿色建筑标准。
另外,市政设施、园林绿化、景观改造提升及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等政府投资公益性项目,建设过程应积极采用绿色技术,合理利用各种资源。
公共建筑不应给周边建筑造成光污染
《意见》对各项实施细节都做了具体规定,比如: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建筑物选址技术规定,确保建筑场地的健康安全;住宅区建筑布局应保证室内外日照、采光和通风要求,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及以上的住宅小区应进行风环境模拟,加强自然通风减轻热岛效应;鼓励建筑物设置架空层,拓展公共开放空间。
公共建筑不应给周边建筑造成光污染;控制建筑物室内声环境,提高建筑物总体噪声防治水平;民用建筑室内有害物质限量必须符合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要求。
鼓励在绿色建筑的外立面、结构层、屋面进行多层次、多功能绿化美化,发挥改善局部气候和生态服务功能。在绿色生态城区、主次干道两边的公共建筑、城市景观改造及合适的住宅建筑东、西外墙中,优先采用立体绿化措施。
什么是绿色建筑
绿色建筑,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,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(节能、节地、节水、节材)、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,为人们提供室内环境健康、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,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。它贯穿建筑从规划、设计、施工、验收到使用的全过程。从室外的场地安全、风环境、热环境、绿化、设施配套,到建筑本身的通风、采光、日照,再到室内的环保建材,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,让老百姓尽享科技带来的美好。
我市何时实施推广绿色建筑
我市2010年就开始推广,目前已有建发北湖苑等9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设计与运营评价标识,其中福建省绿色与低能耗建筑综合示范楼(位于闽侯铁岭工业区,设计三星)、万科金域花园(设计三星)2个项目获得了2013年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二等奖。目前,正在推进海峡奥体片区绿色生态城区建设,集中实施绿色交通、绿色建筑、低影响开发、生态绿化等绿色发展措施,体育场馆、运动员村等项目已按二星级绿色建筑进行建设。全装修概念和绿色建筑有何联系
住宅二次装修不仅造成浪费,还产生大量建筑垃圾,全装修是住宅产业化发展的要求,全装修住宅要求采用绿色无害建材,改善室内环境。去年底,省住建厅出台了《福建省全装修住宅工程技术规程》,是推广全装修的配套政策。今后,相关部门还会对施工、检测等提出具体要求。为何先从保障性住房和公益项目开始推进?
选择公益性项目、保障性住房既是国家和省政府的要求——政府要带头,也因其统一组织建设易于实施,成效体现明显,如省科技馆按三星级绿色建筑建设,届时百姓能有更多切身感受。同时,大型项目能耗高、对环境影响大,也有必要首先实施。
按照要求,今后市区以招拍挂等方式新获得建设用地的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的商品住宅项目,全装修比例应达到60%以上;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应全面实行全装修。
新增“绿建”逾300万平方米
《意见》提出,今年起新立项的政府投资公益性项目、保障性住房、大型公共建筑及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区全面实施绿色建筑标准,积极引导、鼓励社会投资项目按绿色建筑标准建造,力争今年全市新增绿色建筑面积300万平方米以上,创建1~2个国家级绿色生态城区,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超过30%。
按照规定,1月1日起,市区范围内以招拍挂等方式新获得建设用地的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的商品住宅项目,全装修比例应达60%以上;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应全面实行全装修。
这些项目应执行“绿建”标准
《意见》明确,凡政府投资的公益性项目(机关、学校、医院、博物馆、图书馆、科技馆、体育馆等项目)、财政性投资的保障性住房、2万平方米以上大型公共建筑、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区、绿色生态城区新建居住与公共建筑项目等,应当按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规划、土地出让、立项、建设和管理;上述范围项目改扩建时,也应执行绿色建筑标准。
另外,市政设施、园林绿化、景观改造提升及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等政府投资公益性项目,建设过程应积极采用绿色技术,合理利用各种资源。
公共建筑不应给周边建筑造成光污染
《意见》对各项实施细节都做了具体规定,比如: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建筑物选址技术规定,确保建筑场地的健康安全;住宅区建筑布局应保证室内外日照、采光和通风要求,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及以上的住宅小区应进行风环境模拟,加强自然通风减轻热岛效应;鼓励建筑物设置架空层,拓展公共开放空间。
公共建筑不应给周边建筑造成光污染;控制建筑物室内声环境,提高建筑物总体噪声防治水平;民用建筑室内有害物质限量必须符合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要求。
鼓励在绿色建筑的外立面、结构层、屋面进行多层次、多功能绿化美化,发挥改善局部气候和生态服务功能。在绿色生态城区、主次干道两边的公共建筑、城市景观改造及合适的住宅建筑东、西外墙中,优先采用立体绿化措施。
什么是绿色建筑
绿色建筑,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,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(节能、节地、节水、节材)、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,为人们提供室内环境健康、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,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。它贯穿建筑从规划、设计、施工、验收到使用的全过程。从室外的场地安全、风环境、热环境、绿化、设施配套,到建筑本身的通风、采光、日照,再到室内的环保建材,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,让老百姓尽享科技带来的美好。
我市何时实施推广绿色建筑
我市2010年就开始推广,目前已有建发北湖苑等9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设计与运营评价标识,其中福建省绿色与低能耗建筑综合示范楼(位于闽侯铁岭工业区,设计三星)、万科金域花园(设计三星)2个项目获得了2013年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二等奖。目前,正在推进海峡奥体片区绿色生态城区建设,集中实施绿色交通、绿色建筑、低影响开发、生态绿化等绿色发展措施,体育场馆、运动员村等项目已按二星级绿色建筑进行建设。全装修概念和绿色建筑有何联系
住宅二次装修不仅造成浪费,还产生大量建筑垃圾,全装修是住宅产业化发展的要求,全装修住宅要求采用绿色无害建材,改善室内环境。去年底,省住建厅出台了《福建省全装修住宅工程技术规程》,是推广全装修的配套政策。今后,相关部门还会对施工、检测等提出具体要求。为何先从保障性住房和公益项目开始推进?
选择公益性项目、保障性住房既是国家和省政府的要求——政府要带头,也因其统一组织建设易于实施,成效体现明显,如省科技馆按三星级绿色建筑建设,届时百姓能有更多切身感受。同时,大型项目能耗高、对环境影响大,也有必要首先实施。
福州市房地产业协会版权所有 @ 2009-2010 FUZHOU CITY REAL ESTATE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
地 址:福州市杨桥东路杨桥大厦八楼 电 话/传 真:0591-87512864 邮 编:350001
网络备案号:闽ICP备19021263号-1 网站技术支持:征途网络
地 址:福州市杨桥东路杨桥大厦八楼 电 话/传 真:0591-87512864 邮 编:350001
网络备案号:闽ICP备19021263号-1 网站技术支持:征途网络
